洒尽无端泪,
莫因他、琼楼寂寞,误来人世。
信道痴儿多厚福,
谁遣偏生明慧[2]。
莫更著、浮名相累[3]。
仕宦何妨如断梗[4],
只那将、声影供群吠。
天欲问,且休矣。
情深我自判憔悴[5]。
转丁宁、香怜易爇,玉怜轻碎[6]。
羡杀软红尘里客[7],
一味醉生梦死。
歌与哭、任猜何意。
绝塞生还吴季子[8],
算眼前、此外皆闲事。
知我者,梁汾耳。
【赏析】
康熙二十年(1681),顾贞观以母丧南归,其好友吴汉槎经纳兰的营救已自“绝塞生还”,即由流放地宁古塔归来。这首词大约作于此时。纳兰容若与顾贞观说话向来是最率性,直抒胸臆,从不拐弯抹角。在这首词中,纳兰容若一边劝慰顾贞观,一边痛斥污浊不堪的官场,表达了自己抑郁不舒之怀和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。
“洒尽无端泪”,以“泪”开篇,上一篇“拭尽英雄泪”,这一篇便要将这流不尽的眼泪“洒尽”了。看似没头没脑的一句,实则包含了纳兰容若许多心酸。容若说自己这是“无端泪”,无缘无故的眼泪。也许在别人看来,纳兰容若流泪,还真的是莫名其妙、无法理解。你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,一降生就什么都有了,你哭什么?若是真要给个理由,只能说词人太过敏感了,流水落花你都要掉眼泪。可是我们认识的纳兰容若绝不会是这样的人,毕竟容若不是林妹妹。唯有内心真的受到了触动,悲怆才会郁结成泪珠。即使伤春悲秋,也是因为某情某景**了某处情思。
因何落泪?纳兰容若下一句给出了解释。“莫因他、琼楼寂寞,误来人世。”我想纳兰容若骨子里是骄傲的,看这一句,他是把自己当作天上的仙人了。读过容若那么多柔情似水、哀婉凄绝的句子,险些忘了他身上流淌着满蒙贵族的血液,险些忘了他对自己“德也,狂生耳”的评价。世人都成李白为“谪仙”,这个称号是贺知章给的,因李白才华出众;而纳兰容若却敢自比为琼楼玉宇中的仙人,不是因为才情如何,而是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。即使在仙界,纳兰容若也是寂寞的,莫非他的性情就连那些远离世俗的神仙也不能理解?也许是被人世间的热闹所吸引,也许觉得那么多人总有谁能懂得自己,于是,他下凡到人间,却没想到他与这个地方更加格格不入。一个“误”字表明了纳兰容若的无奈与怨恨,人世一遭,竟成了他痛苦的源泉。
“信道痴儿多厚福,谁遣偏生明慧。”老话说得好:“傻人有傻福。”纳兰容若看来也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的,不过却有种自嘲的意味。都说傻人有傻福,可谁叫我偏偏生的聪明、活得明白呢?只能受苦受难了。听到这句话,我们仿佛能看到纳兰容若嘴边的那一抹苦笑。纳兰容若之后的郑板桥有句最著名的话“难得糊涂”,一直以来被人们当做处世箴言。人生在世,有时候确实不必活得太明白,该糊涂的时候不妨就装装糊涂,也许看得少一些,懂得少一些,人就会轻松不少,快乐不少。只是纳兰容若不是郑板桥,他始终将这个世道看得清清楚楚,愈是透彻,也就愈是痛苦。
有多少人会像纳兰容若这样,将功名利禄看作是过眼云烟,又看作身上的枷锁、累赘。世间之人大都对功利趋之若鹜,即使放弃仕途之路,也都充满了无奈与不甘,就连陶渊明说出“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”是在仕途受压抑之后,李白扬言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也是在做了三年御用文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之后。而纳兰容若仕途平顺,没有人敢压迫他,偏偏却不愿意混迹官场。“莫更著、浮名相累。”看得透彻,活得明白,已经痛苦不堪了,再加一个浮名在身上,真的是要让人痛不欲生了。
纳兰容若究竟将功名利禄轻视到什么地步?“仕宦何妨如断梗。”仕途为官如同断梗,微不足道。敢说这样的话,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个人。正是因为如此,世人才不能理解,而纳兰容若依然我行我素。“只那将、声影供群吠。”我坚持我的原则,我坚持我的个性,任凭那些为了功名挤破头的人对我冷嘲热讽、不屑一顾。“天欲问,且休矣。”这句话表明了纳兰容若对待“群吠”的态度,容若的前一篇的一句词正好可以用来注解这句话:“身世悠悠何足问,冷笑置之而已。”
上阕几句纳兰容若真是将官场骂了个痛快,也是对顾贞观的劝慰。从这里面似乎看到了纳兰容若和顾贞观对仕途的厌倦。文人们多是对做官有着一腔热忱,怀揣着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,只是他们本身又是清高的、骄傲的,本就很难与趋炎附势的官场相容,宦海波涛,官场鬼域,也许在经历了吴兆蹇的事之后,容若与顾贞观更加厌弃这种污秽。
下阕转写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知己之情。“情深我自判憔悴。”一往情深深几许?你南归奔丧,我与你一样哀恸,也对你万分牵挂,因惦念而日渐憔悴,但也心甘情愿。吴兆蹇绝塞生还,我知道你的悲喜交加;官场腌臜混沌,我理解你的忿忿不平。“转丁宁、香怜易爇,玉怜轻碎。”可怜香草易燃,美玉易碎,蛾眉谣诼,古今同忌,权且不要放在心上。世上有很多我们看不惯的事,我们也会遭遇很多不平之事,若要事事生气、事事计较,恐怕都要气死了。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,他们可能无法帮你改变什么,却不忍看你心生郁结,只能安慰你:“我知道你心里憋屈,可是世道就是这样,你何苦为难着自己?想开些。”那么请你珍惜,他们都是懂你、关心你的人。
“羡杀软红尘里客,一味醉生梦死。”真羡慕那些红尘俗世里追名逐利之人,他们不管家事国事天下事,只一味追求醉生梦死,活得真是潇洒自在。哪像我们,关心民间疾苦却劳心费力,渴望政治清明却屡遭迫害,坚守个人情操却步履维艰。纳兰容若这句话里充满了讽刺意味,也流露出无可奈何。古人说:“自古英雄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。”有时候我想,纳兰容若如果长成一个不务正业的世家子弟我也不难接受,终日游手好闲,糊里糊涂,活得也许真的会容易些,不会命薄如斯了。只是若真如此,这么多美丽的句子恐怕就会消失在我们的眼前、口中、耳边、记忆里了,心中不免又会觉得惋惜。所以我们一边庆幸,纳兰容若还是那位浊世佳公子,一边怜惜,可叹多情却被无情恼。真应了容若这句“信道痴儿多厚福,谁遣偏生明慧。”“歌与哭、任猜何意。”我哭、我笑,你们任意揣测,却永远猜不透我的心事。这个世上,懂我的人,太少了。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。他终究不能活在纸醉金迷中,他终究要在清醒中承受痛苦。
世上的事有太多,我们能在乎多少、计较多少?晚清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临行前也高呼: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。”纳兰容若与顾贞观在世俗的淫威下,还是避让了。“绝塞生还吴季子,算眼前、此外皆闲事。”吴兆蹇平安归来,使他们此时最关心的事,而至于其他,都是“闲事”,不管也罢。纳兰容若没有说其中的无奈,也不必说,他相信,“知我者,梁汾耳”。
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梁汾。”说出这句话,纳兰容若是骄傲的,欣慰的。即使世上有再多不如意,还好有一个知心人在身边。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不懂你的人,你说再多都是废话,而懂你的人,不需要你多说一句话,他便能理解你。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……”那个人是谁?你心里有答案吗?
【注释】
[1]简梁汾:写给顾贞观的信札。简,简札、书信。
[2]遣:使,让。
[3]莫更著句:此系劝慰之语,意谓不要为世上的浮名所累。著,同“着”,附着,附加。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:“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”
[4]断梗:断枝,比喻漂泊无定的微贱之物。这里是指仕途为官如同断梗,微不足道。石孝友《清平乐》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飞蓬。”
[5]情深句:判,同“拚”,甘心情愿之意。此谓对梁汾深情思念,以至形容憔悴,但也心甘情愿。
[6]丁宁:同“叮咛”。爇(ruò):烧、点燃。此二句是说香草易于点燃,美玉易于破碎。喻忠良之士易受侵害。
[7]软红尘里客:指热衷功名利禄之人。软红,即红尘,谓繁华的都市。
[8]绝塞句:此谓吴汉槎自边塞宁古塔归来。吴季子,指顾贞观之友吴兆鸯(1631—1684),字汉槎,吴江人,为江南才子,被称为“江左三凤”之一。顺治十四年(1657),以丁酉科场案被告发“舞弊”,翌年三月于京师复试。又以天寒不能握笔致罪,流放宁古塔(今黑龙江省宁安县)。康熙十五年(1676),顾贞观作《金缕曲》二首,寄吴汉槎,纳兰见之“为泣下数行”,并决心营救。后经纳兰的努力,汉槎于康熙二十年辛酉(1681)获释,得以入关。纳兰另有诗《喜吴汉槎归自关外,次座主徐先生韵》记之,诗云:“才人今喜入榆关,回首秋茄冰雪间。玄菟漫闻多白雁,黄尘空自老朱颜。星沉渤海无人见,枫落吴江有梦还。不信归来真半百,虎头每语泪潺湲。”
莫因他、琼楼寂寞,误来人世。
信道痴儿多厚福,
谁遣偏生明慧[2]。
莫更著、浮名相累[3]。
仕宦何妨如断梗[4],
只那将、声影供群吠。
天欲问,且休矣。
情深我自判憔悴[5]。
转丁宁、香怜易爇,玉怜轻碎[6]。
羡杀软红尘里客[7],
一味醉生梦死。
歌与哭、任猜何意。
绝塞生还吴季子[8],
算眼前、此外皆闲事。
知我者,梁汾耳。
【赏析】
康熙二十年(1681),顾贞观以母丧南归,其好友吴汉槎经纳兰的营救已自“绝塞生还”,即由流放地宁古塔归来。这首词大约作于此时。纳兰容若与顾贞观说话向来是最率性,直抒胸臆,从不拐弯抹角。在这首词中,纳兰容若一边劝慰顾贞观,一边痛斥污浊不堪的官场,表达了自己抑郁不舒之怀和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强烈的不满。
“洒尽无端泪”,以“泪”开篇,上一篇“拭尽英雄泪”,这一篇便要将这流不尽的眼泪“洒尽”了。看似没头没脑的一句,实则包含了纳兰容若许多心酸。容若说自己这是“无端泪”,无缘无故的眼泪。也许在别人看来,纳兰容若流泪,还真的是莫名其妙、无法理解。你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,一降生就什么都有了,你哭什么?若是真要给个理由,只能说词人太过敏感了,流水落花你都要掉眼泪。可是我们认识的纳兰容若绝不会是这样的人,毕竟容若不是林妹妹。唯有内心真的受到了触动,悲怆才会郁结成泪珠。即使伤春悲秋,也是因为某情某景**了某处情思。
因何落泪?纳兰容若下一句给出了解释。“莫因他、琼楼寂寞,误来人世。”我想纳兰容若骨子里是骄傲的,看这一句,他是把自己当作天上的仙人了。读过容若那么多柔情似水、哀婉凄绝的句子,险些忘了他身上流淌着满蒙贵族的血液,险些忘了他对自己“德也,狂生耳”的评价。世人都成李白为“谪仙”,这个称号是贺知章给的,因李白才华出众;而纳兰容若却敢自比为琼楼玉宇中的仙人,不是因为才情如何,而是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。即使在仙界,纳兰容若也是寂寞的,莫非他的性情就连那些远离世俗的神仙也不能理解?也许是被人世间的热闹所吸引,也许觉得那么多人总有谁能懂得自己,于是,他下凡到人间,却没想到他与这个地方更加格格不入。一个“误”字表明了纳兰容若的无奈与怨恨,人世一遭,竟成了他痛苦的源泉。
“信道痴儿多厚福,谁遣偏生明慧。”老话说得好:“傻人有傻福。”纳兰容若看来也是很赞同这个观点的,不过却有种自嘲的意味。都说傻人有傻福,可谁叫我偏偏生的聪明、活得明白呢?只能受苦受难了。听到这句话,我们仿佛能看到纳兰容若嘴边的那一抹苦笑。纳兰容若之后的郑板桥有句最著名的话“难得糊涂”,一直以来被人们当做处世箴言。人生在世,有时候确实不必活得太明白,该糊涂的时候不妨就装装糊涂,也许看得少一些,懂得少一些,人就会轻松不少,快乐不少。只是纳兰容若不是郑板桥,他始终将这个世道看得清清楚楚,愈是透彻,也就愈是痛苦。
有多少人会像纳兰容若这样,将功名利禄看作是过眼云烟,又看作身上的枷锁、累赘。世间之人大都对功利趋之若鹜,即使放弃仕途之路,也都充满了无奈与不甘,就连陶渊明说出“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”是在仕途受压抑之后,李白扬言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也是在做了三年御用文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之后。而纳兰容若仕途平顺,没有人敢压迫他,偏偏却不愿意混迹官场。“莫更著、浮名相累。”看得透彻,活得明白,已经痛苦不堪了,再加一个浮名在身上,真的是要让人痛不欲生了。
纳兰容若究竟将功名利禄轻视到什么地步?“仕宦何妨如断梗。”仕途为官如同断梗,微不足道。敢说这样的话,古往今来怕是也没几个人。正是因为如此,世人才不能理解,而纳兰容若依然我行我素。“只那将、声影供群吠。”我坚持我的原则,我坚持我的个性,任凭那些为了功名挤破头的人对我冷嘲热讽、不屑一顾。“天欲问,且休矣。”这句话表明了纳兰容若对待“群吠”的态度,容若的前一篇的一句词正好可以用来注解这句话:“身世悠悠何足问,冷笑置之而已。”
上阕几句纳兰容若真是将官场骂了个痛快,也是对顾贞观的劝慰。从这里面似乎看到了纳兰容若和顾贞观对仕途的厌倦。文人们多是对做官有着一腔热忱,怀揣着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,只是他们本身又是清高的、骄傲的,本就很难与趋炎附势的官场相容,宦海波涛,官场鬼域,也许在经历了吴兆蹇的事之后,容若与顾贞观更加厌弃这种污秽。
下阕转写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知己之情。“情深我自判憔悴。”一往情深深几许?你南归奔丧,我与你一样哀恸,也对你万分牵挂,因惦念而日渐憔悴,但也心甘情愿。吴兆蹇绝塞生还,我知道你的悲喜交加;官场腌臜混沌,我理解你的忿忿不平。“转丁宁、香怜易爇,玉怜轻碎。”可怜香草易燃,美玉易碎,蛾眉谣诼,古今同忌,权且不要放在心上。世上有很多我们看不惯的事,我们也会遭遇很多不平之事,若要事事生气、事事计较,恐怕都要气死了。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,他们可能无法帮你改变什么,却不忍看你心生郁结,只能安慰你:“我知道你心里憋屈,可是世道就是这样,你何苦为难着自己?想开些。”那么请你珍惜,他们都是懂你、关心你的人。
“羡杀软红尘里客,一味醉生梦死。”真羡慕那些红尘俗世里追名逐利之人,他们不管家事国事天下事,只一味追求醉生梦死,活得真是潇洒自在。哪像我们,关心民间疾苦却劳心费力,渴望政治清明却屡遭迫害,坚守个人情操却步履维艰。纳兰容若这句话里充满了讽刺意味,也流露出无可奈何。古人说:“自古英雄多磨难,从来纨绔少伟男。”有时候我想,纳兰容若如果长成一个不务正业的世家子弟我也不难接受,终日游手好闲,糊里糊涂,活得也许真的会容易些,不会命薄如斯了。只是若真如此,这么多美丽的句子恐怕就会消失在我们的眼前、口中、耳边、记忆里了,心中不免又会觉得惋惜。所以我们一边庆幸,纳兰容若还是那位浊世佳公子,一边怜惜,可叹多情却被无情恼。真应了容若这句“信道痴儿多厚福,谁遣偏生明慧。”“歌与哭、任猜何意。”我哭、我笑,你们任意揣测,却永远猜不透我的心事。这个世上,懂我的人,太少了。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。他终究不能活在纸醉金迷中,他终究要在清醒中承受痛苦。
世上的事有太多,我们能在乎多少、计较多少?晚清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临行前也高呼: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。”纳兰容若与顾贞观在世俗的淫威下,还是避让了。“绝塞生还吴季子,算眼前、此外皆闲事。”吴兆蹇平安归来,使他们此时最关心的事,而至于其他,都是“闲事”,不管也罢。纳兰容若没有说其中的无奈,也不必说,他相信,“知我者,梁汾耳”。
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梁汾。”说出这句话,纳兰容若是骄傲的,欣慰的。即使世上有再多不如意,还好有一个知心人在身边。“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”不懂你的人,你说再多都是废话,而懂你的人,不需要你多说一句话,他便能理解你。“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……”那个人是谁?你心里有答案吗?
【注释】
[1]简梁汾:写给顾贞观的信札。简,简札、书信。
[2]遣:使,让。
[3]莫更著句:此系劝慰之语,意谓不要为世上的浮名所累。著,同“着”,附着,附加。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:“已是黄昏独自愁,更著风和雨。”
[4]断梗:断枝,比喻漂泊无定的微贱之物。这里是指仕途为官如同断梗,微不足道。石孝友《清平乐》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飞蓬。”
[5]情深句:判,同“拚”,甘心情愿之意。此谓对梁汾深情思念,以至形容憔悴,但也心甘情愿。
[6]丁宁:同“叮咛”。爇(ruò):烧、点燃。此二句是说香草易于点燃,美玉易于破碎。喻忠良之士易受侵害。
[7]软红尘里客:指热衷功名利禄之人。软红,即红尘,谓繁华的都市。
[8]绝塞句:此谓吴汉槎自边塞宁古塔归来。吴季子,指顾贞观之友吴兆鸯(1631—1684),字汉槎,吴江人,为江南才子,被称为“江左三凤”之一。顺治十四年(1657),以丁酉科场案被告发“舞弊”,翌年三月于京师复试。又以天寒不能握笔致罪,流放宁古塔(今黑龙江省宁安县)。康熙十五年(1676),顾贞观作《金缕曲》二首,寄吴汉槎,纳兰见之“为泣下数行”,并决心营救。后经纳兰的努力,汉槎于康熙二十年辛酉(1681)获释,得以入关。纳兰另有诗《喜吴汉槎归自关外,次座主徐先生韵》记之,诗云:“才人今喜入榆关,回首秋茄冰雪间。玄菟漫闻多白雁,黄尘空自老朱颜。星沉渤海无人见,枫落吴江有梦还。不信归来真半百,虎头每语泪潺湲。”
背景色